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夢想,雖然這個夢想在現實中從來沒有人達成過,但在幻想世界中卻不斷有人嘗試一圓這個夢想,不少動漫作品生動的描述著不老不死或是壽命極長的角色,只是,不老不死真的像人們所想像的這麼美好嗎?
讓我們來看看動漫作家們怎麼想吧。
首先是「人魚之森」,人魚之森是高橋留美子老師1980年代的作品,內容敘述因食用人魚之肉而得到長生不老能力的男女主角,旅行尋找解除不老不死,回復正常人肉體之道的故事,這部作品劇情主軸在於:身為不死的主角卻一心希望放棄不老不死的體質,變回正常人,和一般人一樣的生老病死。
再來是「失落的奧德賽」,失落的奧德賽是XBOX 360上面的RPG大作,主角是個已經活了千年的不死人,遊戲中藉由主角片段的回憶-千年之夢-來讓玩家了解主角過去千年的經歷,從千年之夢中,玩家透過主角歷經了無數的聚散離和,看盡了人事滄桑。
痛苦
從這兩部作品中,我們可以看到,對不死的主角們而言,不死可說是無盡的牢獄,把人困在這世界上,體驗一次次妻離子散、家破人亡的痛苦,受到無限孤獨之束縛,最可怕的是,這種痛苦永無止盡。一般人類的痛苦,最終將因死亡而消散[註1],但不死者不一樣,因為他們不會死,痛苦只會一次又一次的無限循環,彷彿一場永無止盡的噩夢,一遍又一遍的重複出現。
[註1]這點有爭議性,但對大多數一般人來說,這點大致上是成立的。
出世
或許是因為這些痛苦實在太過煎熬,因此一些不死者在經歷這些痛苦之後,對於世上會消逝、非永恆的事物,像是人,抱持出世的態度,吸血姬美夕中,美夕的父親,以及Hellsing TV裡面的ヘレナ就是這種類型的不死者,他們或許離群索居,或許居住在繁華的城市,但他們的心卻不再被人事物所感動,沒有事情可以在他們心中激起漣漪,因為除了他們自身,沒有什麼是永恆的。他們的心彷彿一片死寂,從這個層面來看,他們其實和死了沒有兩樣,因為他們已不再改變,生命對他們來說,只是一種無限延續的狀態,沒有任何意義。
厭世
或許是因為痛苦,亦或是因為生命已經了無生趣,一些不死者有了厭世的想法,是的,他們想死,像是Hellsing裡面的阿卡特和劍魂III的Zasalamel。他們因為活了太久,對世間事物感到厭煩,或許是無法再忍受重複不斷重複死亡->復活的肉體煎熬,和出世的不死者不同之處在於,他們採取了激進的手段來脫離永恆,因為對他們而言,死才是真正能夠將他們從永恆這牢獄徹底解放的唯一解。
[註2]我不把人魚之森主角分在此類是因為我認為他所追求的不是死亡,而是回復到正常人的生老病死,固然回到正常人一定會死,但那和直接尋死意境上不一樣, 而且他對生命的態度相當積極,完全沒有厭世的傾向,從這方面來分析,他反而較接近下一種。
入世
雖然嘗盡世間無常,但卻依舊能夠以正面態度看待世界;雖然歷經痛苦絕望,但卻能夠從名為永恆的牢獄走出來,Red Garden OVA最後,女主角等人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。支持她們走下去的原因或許出自於無奈,但能夠走出痛苦、出世以及厭世的價值觀,是一件很難能可貴的事。
在不死者心態的四種分類中,我認為痛苦是最接近人類思維的一種分類,以人類的角度來思考,得到永恆的生命後第一個遇到的就是痛苦,想像一下,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個的逐漸凋零、死去,任何正常人我想都受不住這種痛苦。
傻呼嚕同盟的ZERO曾在ACG啟萌書中寫道:「萌」,其實是殺不死「otaku」的。會殺死「otaku」的,是「沒有變化」。有人更進一步認為,「沒有變化」會殺死的,不只是御宅族,而是名為「人」的生物,從這種觀點來看,出世的不死者其實根本不能算活著了!他們只是行屍走肉般的存在,精神上可以說是已經死了。
厭世型算是經歷過痛苦後,不死人的一種轉變,只要了解痛苦,自然也可以理解厭世的心態,從現在社會有這麼多人自殺就知道,這問題不是只有不死者會有而已。
從出世型以及厭世型的觀點來看,會發現無限的生命,在這些不死者眼中,已經不是生命,因此他們嘗試以精神或肉體層面結束這生命,這種心態應證了「生命必須要有起點與終點,有生有死才算是活著,沒有死亡的永恆已經不算生命」這種看法。
最後的入世型,乍看之下看和一般在紅塵俗世中打滾的正常人沒什麼兩樣,但若仔細研究其心態會發現,他們入世的態度和一般人是截然不同的。若要比擬,我想「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,看山還是山」這句話最能貼切的形容一般人和入世的不死者之間的差別,一般人看山是山,而入世的不死者在經歷過看山是山,看山不是山的階段後,終於體悟到看山還是山的境界,以心態來說,我認為這樣的不死者真正超脫一般人的心態,重新定義生命的意義,肉體和心靈達到另一個領域,前幾種不死者雖然肉體不滅,但心態上還是以一般人的架構去思考,因此會被一般人的困惱所拘束,最終還是離不開生命的終點。
「以〔人〕的觀點來推測〔非人〕,並進一步下結論,這樣的結論只是在妄下定論罷了」,一位友人曾這麼說。我認同這句話,以這句話的觀點來看,這篇所分析的也不過是我以一個一般人的角度,擅自妄想不死者的心態罷了。但我並不認為因為如此,這篇分析是無意義的,畢竟我們只能以〔人〕的觀點來看世界,自然會有這種限制,重點在於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分析,如果能抱持著開放的態度,不落入主觀的定論,那麼不管什麼樣的看法,都有其存在價值。
後記:
在寫完這篇後,和友人聊天時竟然意外聊到完全不同類型的不死者:August的作品-FORTUNE ARTERIAL裡面的千堂伽耶。上面所作的所有分析都是架構在,人的心智會隨著時間增加而成長、改變的情況下所作的推斷,因此才會有痛苦、出世、厭世以及入世的反應,固然這些分類沒有辦法精準的涵蓋所有不死者,但絕大多數不死者或多或少都會有這幾種特質。但千堂伽耶不一樣,她的設定是架構在外觀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智,因為她的外觀一直停留在幼女型態,所以她的心智也一直停留在任性的小孩的階段。這例子認證了,以〔人〕的觀點來推測〔非人〕,並進一步下結論,果然只是推斷罷了,真正不死者的心態永遠存在著無限的可能。
留言列表